csdgtwrrt |
Wysłany: Wto 17:19, 26 Paź 2010 Temat postu: 第16节:早ߍ |
|
带着疑惑,加德纳教授向中国的大中小学的各个阶段的教育同行们提出来这个问题。出乎他的意料,所有的中国同行都异口同声地对中国人的做法表示赞同。大家一致认为:孩子小时候,什么都不懂,成年人就应该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做,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可以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省很多时间。
这种做法跟美国父母的做法完全不同:美国父母绝对不会“手把手”地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孩子,相反,他们会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既得到乐趣,又培养和发展了技能。当然,这种教育方式需要父母花很长的时间,具有足够的耐心才行。
后来,加德纳教授走访了中国很多中小学校,看到的景象让他又一次惊讶不已。中国学生取得优秀成绩的方法是记忆老师或者专家提供的大量资料。而美国的情况是:学生不需要去熟记材料,重要的是能够找到需要的材料,并能分析和归纳总结这些资料,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的基础教育,加德纳认为,中国学校重视知识的掌握,但这种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和个性。美国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个性,可是却忽略了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
这是一个世界一流的教育学家对中美两国基础教育很客观公正的总结。
所以中国的父母应当适当改变培养孩子的思路。
中国的应试教育,重点培养孩子的考试能力,天生有这种能力的孩子就会如鱼得水,不具备这种智力的孩子在学校里就会有挫折感。比如一个数理逻辑上极差的孩子,可能他的“人际交往”上智商极高,他的学校成绩肯定不好,因为他没长学好数理化的那根筋,但是如果父母保护开发他的强项,他就可以成为出色的销售员或者外交家等等,从事他所擅长的职业。
因为中国学校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所以,父母在家里要多给孩子独立思考和探索发明的机会,要花时间观察挖掘自己孩子特有的高智能领域并加以引导和开发,在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上多花心思。
孩子以自己的强项做自己擅长的工作,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
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才是让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
第二部分一个寻常的夏日午后,阳光明媚,左边邻居茹娜打来电话,让我家大儿子小州帮他们家割草。看天气挺好的,我也领着两个小的孩子来到外边玩。我一边给花坛拔杂草,一边瞄着小儿子三猪爬滑梯,突然看见右边邻居家四岁半的卡顿紧张兮兮地从我身旁跑了过来,和他打招呼他都没有注意到,一溜烟儿地从后门跑回家了。
第17节:孩子偷了别人的钱之后(1)
3.3 孩子偷了别人的钱之后
一个寻常的夏日午后,阳光明媚,左边邻居茹娜打来电话,让我家大儿子小州帮他们家割草。看天气挺好的,我也领着两个小的孩子来到外边玩。我一边给花坛拔杂草,一边瞄着小儿子三猪爬滑梯,突然看见右边邻居家四岁半的卡顿紧张兮兮地从我身旁跑了过来,和他打招呼他都没有注意到,一溜烟儿地从后门跑回家了。
小州割完草回来,看见我劈头就问:“妈你有没有拿信?”我说:“没有,你上午不是已经拿过了吗?”原来茹娜要出门,把装着割草工钱的信封送给小州,他当时正在干活不方便拿,就让茹娜把信封放到我家的信箱里。
等他干完活了,却发现信箱里空空如也。
我听了儿子的叙述,认为肯定是茹娜走的时候忘了把钱放进信箱了。儿子摇摇头,觉得肯定是让谁拿走了。那阵子他迷上了侦探小说,经常看到下半夜,我笑说他是侦探小说看多了才疑神疑鬼的。儿子听了这话后很不满地看了看我,一言不发转身出去了。
听到门铃响时我正在家里准备晚饭,打开门一看,是邻居凯丽领着卡顿站在门外。卡顿两眼红肿,显然刚刚哭得不轻。他手里拿着一个破损的信封,看到我就递了过来,我看到信封上是茹娜的笔迹,写着:给小州,茹娜。
凯丽问卡顿:“你要说什么?”卡顿一边抽泣一边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我说:“对不起,我知道做错了,我不会再做这种事了。”
我心下恍然。
凯丽也向我道歉,说她发现卡顿在房间里鬼鬼祟祟的,她进去一查看,结果在枕头底下找到了二十元钱。她的大女儿也在外面打工,所以她的抽屉里也有现金,凯丽最初以为卡顿拿的是姐姐的钱。后来,我家小州在外面看到了她家大儿子艾沙,问他是否看到有人开我家信箱,他丢了装钱的信封。艾沙回家说给凯丽听,凯丽马上意识到卡顿拿的是小州的钱,经过一番“严刑拷问”,卡顿把扔到后院垃圾桶里的信封捡了回来,证实确实是小州的钱,所以她就领着儿子来我家还钱兼道歉了。
我说孩子还小,概念不清,做错事是难免的。凯丽叹口气说,卡顿是她家四个孩子中最聪明的,又是老幺,有点被宠坏了。越聪明的孩子越难管教。从现在开始,他得学习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是不可以做的,犯了错误要去面对并自己亲自改正才行。
凯丽是个极能干、要强的人,上篇《 无所不能的家庭主妇凯丽 》,讲的就是她的故事。她的三个已上学的孩子都是品学兼优,两个大的都考入了天才班,懂事又有礼貌,我向来对她佩服得很,juicy couture bags。可以看出,卡顿拿钱这件事让她十分困窘,可她还是尽力掩饰住自己的感觉,领着孩子上门来认错、道歉。
送走了他们,我在想,如果是儿子三猪拿了别人家的钱,我得鼓起多大的勇气上门道歉啊!为了避免尴尬,还是从小就好好教他不能去碰别人的任何东西吧。
3.4 是否该管教来家里做客的孩子?
一天下午,我领着三猪到朋友苏珊家玩,苏珊的儿子和三猪是好朋友,她还有个六岁的女儿露易丝上一年级。
第18节:孩子偷了别人的钱之后(2)
那天,正好露易丝的同学玛丽也在她家,四个孩子一起在起居室里玩。过了一会儿,玛丽发现墙边的架子上有个糖果罐子,里面装满了各色巧克力和糖果,就问苏珊她可不可以吃。
苏珊点头说可以,但是她家的规定是每次每人只能拿两块。
于是,四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围着糖果罐挑选出自己喜欢的糖果,每个人都选了两块。
不一会儿,露易丝走过来告状:“妈妈,玛丽没有遵守规矩,她多拿了糖果。”苏珊走过去问玛丽:“露易丝说得对吗?你拿的糖果超出了两块吗?”玛丽点点头说:“你们家的糖果很好吃,我想带几块回去给妹妹尝尝。”
苏珊说:“好的,你可以带给妹妹。”
露易丝大声说:“可她拿了四块。”
苏珊和颜悦色地对玛丽说:“我们家的规矩就是每次只能拿两块,你也只能给妹妹带两块,如果她喜欢,下一次你领她一起过来吃。”
玛丽不情愿地掏出了兜里的糖果,放回去了两块。
我和苏珊继续聊天,却同时发现,玛丽又偷偷打开了糖果罐,抓了几块糖装进了兜里,这时其他三个孩子都在玩耍,谁也没有注意到。
苏珊站起身,走到玛丽的身边和颜悦色地说:“玛丽,每家都有各自的规矩,露易丝到你家里玩要遵守你家的规矩,而你到我们家里来玩,就要遵守我们家的规矩,所以你不能多拿糖果。你可以经常来玩,每一次都可以吃,但是每次都只能吃两块,你明白吗?”
玛丽再一次把多拿的糖果掏了出来。
苏珊坐回来对我说:“别人家的孩子来玩是否该管教真是个难题,我的根据就是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如果露易丝发现玛丽在我们家可以不遵守规矩,那么她也就有样学样,也觉得规矩是可以随便打破的。”
我问:“那么,玛丽会不会因为你管教她而不再找露易丝玩了?”
苏珊回答:“我想不会,她很喜欢到我家里来。其实不找也好,她的行为习惯和露易丝的差别越来越大,我现在都开始担心露易丝会被她影响到。”
这和我们文化中讲的慎交友是完全一样的。不过,我们对待来家里玩的孩子都是要宽容些的,即使他们的行为有点差池,一般也不会和要求自己孩子一样严格,苏珊对待别人的孩子一视同仁的做法很给我启发。
我觉得苏珊做得对,对于来家做客的孩子也要和自己的孩子一个标准要求,规矩立了谁都要遵守,不能随意通融,否则对于自家的孩子就难有说服力了。
3.5 孩子沉迷玩游戏怎么办?
朋友晓春的儿子正在上小学四年级,前一阵儿迷上了一种网上游戏,玩得不亦乐乎。他的同学们都在玩,互相比着玩。晓春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在心里对孩子玩游戏持反对态度,怕孩子玩上瘾了,影响学习和生活。
第19节:孩子偷了别人的钱之后(3)
父母一般对玩游戏的孩子采取的措施不外乎两种:要么限制玩的时间,要么干脆禁止。
晓春在采取行动之前,先在周围家长中做了一番调查研究。
我们另外一个朋友的孩子,从小父母管他管得非常严,根本不让他碰游戏和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一门心思就是学习。上了大学之后,离家千里,没人管了,这孩子一接触游戏就上了瘾,没日没夜地玩,功课都荒废了。高中时门门是A的人,现在的学业成绩就在及格线上晃悠。父母鞭长莫及,说轻了没用,说重了儿子就挂掉电话,好几天不接父母的电话。家里花了大笔的大学学费,就送孩子到大学去玩游戏了。
另有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玩游戏,父母也管,但是管的力度不够。初中时为了玩游戏,他模仿父亲的签名给老师写假条,说自己生病了,然后早晨假装去上学躲出去,等到父母上班走了再偷偷溜回家去玩游戏。事情败露之后,他爸气得都得了高血压。到这个地步,父母采取行动:锁电脑、断网络、紧逼盯人,什么办法都想了,可孩子是越不让玩瘾越大,后来改变策略,头半夜睡觉,后半夜起床玩。有一次,他妈起夜听到楼下隐约有声音,以为家里进贼了,悄悄叫醒了老公,两个人商量着是先报警还是下去看看,妈妈想起儿子,摸到儿子屋子里看看儿子是否安全,这才发现儿子根本没有在睡觉!可想而知,结果就是爸爸和儿子大打出手,闹得鸡犬不宁。
后来,爸爸觉得一味地限制与对抗不是办法,也不起根本作用,于是,他就到游戏网站和论坛看看玩游戏的孩子都在想什么,怎么看待游戏这件事。他发现有这么一种说法,真正玩游戏玩得好的孩子往往对于编程序有天分,也感兴趣,玩到最后都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设想改变游戏设置。
经过深思,在一个周末,爸爸开车一千多公里带着儿子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见自己的老朋友,这个朋友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现在在某大公司专门开发新游戏,年薪百万。他深入浅出地向孩子演示了游戏运作的原理、如何编出程序改变设置,让孩子大开眼界。孩子提出了好多自己在玩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朋友有的给他解答了,有的就让他回去查书自己解决。朋友甚至还当场帮他设置了一个小程序让他在玩的那个游戏中的积分快速提高,世界杯申办曝委员卖选票丑闻 国际足联表态将追查 - 华,让他明白,只有懂行才可以玩得高明。
临走,朋友跟孩子讲了他们行业里的人教育孩子的一句话:不玩游戏的人都是傻瓜,那么好玩为什么不玩?但是,一味地玩游戏的人是更大的傻瓜,把时间都消耗在虚幻的世界里,juicy purses,就是浪费了宝贵的生命!
这个上初中的孩子受到很大的触动,他对学习编写游戏程序充满了兴趣,回家后借来很多编程序的书自学,又下决心也要到斯坦福大学去学计算机程序设计。他自己在学习上变得努力起来。高中时参加州里、全国的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都得了奖,最后如愿以偿地进了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就应聘到微软公司搞开发去了。
第20节:孩子偷了别人的钱之后(4)
晓春和老公从这两个孩子的经历里得出经验教训:玩游戏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不过现在影响比以后影响好,至少现在父母在身边外松内紧地监督着,不会出什么大格。如果等上了高中还一个劲地玩,会影响申请大学,而等到上了大学再玩,会像那个荒废大学学业的孩子一样,变成脱缰的野马,父母想管也管不了,孩子的前途会真的被游戏毁了。
所以,晓春决定,干脆现在就放手让他玩好了,玩够了就不会那么上瘾了,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像小动物一样,还想着出去跑呢,让他成天在屋里待着他自己都待不住。让他自己过这一关,早过比晚过好。
于是,有一天,儿子在网上玩得昏天暗地的时候,妈妈进来了,儿子想起同学传授的经验,脸上作若无其事状,手上却迅速地关上了游戏网页,点开另一个早已打开的和学习有关的网页。
当妈的那是什么人?那都是如来佛的化身,孙猴子再有能耐,也跳不出手掌心的主儿。晓春自然明白儿子的猫腻,坐下来对他说:“你是不是在玩游戏?你不用遮着掩着的,妈妈不禁止你玩游戏,你尽可以光明正大地玩。”
儿子又惊又喜地看着妈妈,难以置信。
妈妈接着说:“但是妈妈有条件,不管怎么玩,你都不能耽误了学校的课业和那些你已经报名参加的活动。平时每天晚上九点钟一定要上床睡觉,周末可以睡得晚一点,但是也不能超过十点钟。你要知道,玩游戏会花费很多时间,会影响你喜欢的其他活动,学校的功课也可能会受影响,你都要自己安排好,任何后果你都要自己承担。”
儿子连连点头,管它什么后果,现在让玩就行。
于是,肆无忌惮地玩开了,妈妈也就真的不管,只要孩子按时吃饭睡觉,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参加学校活动即可。
学校中期成绩出来以后,他的成绩果然比以前下降了。
晓春拿出上一次的成绩单让儿子自己比较,儿子点头承认确实不如以前,保证说下一次会提高,妈妈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儿子玩游戏有时真会把正经事儿忘了,比如他没有按时参加足球队的训练,妈妈就惩罚他,一个星期不许玩游戏,孩子知道自己确实做错了,认罚。
在这期间,晓春和老公每到周末就领着孩子去国家公园玩,去博物馆参观,还领儿子去看他喜欢的球赛,让孩子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起来。同时,晚上吃完饭,爸爸妈妈自己不看电视剧也不上网,向儿子提议大家一起玩纸牌游戏,或者和儿子下棋。他慢慢地喜欢在棋牌上挑战父母的感觉,这些活动占据了很多时间,他花在玩游戏上的时间不断减少。
第21节:孩子偷了别人的钱之后(5)
一件事情如果受到禁止,就有“禁果分外甜”的感觉,会觉得刺激,现在玩游戏没人管、随便玩,反倒吸引力没有那么大了。
10岁的年龄段好玩的事情很多,晓春的儿子逐渐又开始出去和朋友们打球、骑车、溜滑板……游戏他依然在玩,只是不那么迷了。有空闲了,也会连续玩几个小时,不过干别的事儿的时候他都会专心去干,而不是一心都扑在游戏上。
有研究表明,普通的孩子玩网络游戏只是一种娱乐,不会出大格。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通常都是和父母原本就有沟通上的障碍,这些孩子在生活中往往个人意志一直被压抑,人格不被尊重,和父母难有深层次的交流。
网络游戏仿佛是孩子的虚拟生命一样,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的独立自主、自由,以及温暖还有情趣,在虚拟的世界里都得到了满足。
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在现实中表现得懦弱的孩子在游戏中的角色却非常勇敢,孤僻的孩子在游戏中却非常有合作精神,冷漠的孩子在游戏中是侠肝义胆。网络游戏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对于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说,游戏中虚拟生命的意义已经大于了他真实生命的意义,他们怎么能不沉迷?
其实,他们选择的是逃避现实!
大人要做的,不是粗暴地封网,锁计算机,斩杀孩子的虚拟生命,而是要在现实世界中,还原网络世界中能提供给孩子的温情与理解,独立与自由,和孩子建立起良性沟通并帮助孩子在现实中找到能够发挥他们特长的舞台。
晓春和老公采用了尊重孩子的做法,放手让他玩,同时他们花更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让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纽带更紧密。孩子对游戏一直采取的是娱乐的态度,而不是沉迷不拔。又过了几个月,学校的期末成绩单下来,他的成绩全都回来了。
晓春真正放下心来,只要孩子没有耽误正事,那么业余时间他喜欢玩游戏,就玩好了。何况,孩子玩游戏也不是什么坏事,不同的游戏可以训练孩子不同的技能,尤其重要的是,他和别的孩子会有共同语言,可以交到朋友,在学校里感觉良好。也有可能孩子哪天从玩游戏中得到启发,也像上斯坦福的那个孩子一样玩游戏玩出名堂来了。
3.6 世界上最好吃的花生米
海涛有个独生女,聪明又美丽。从小就被父母进行精英式的教育,大凡在国外小孩可以学的东西她基本都学过了。上高中以后,钢琴已经考完级可以教琴赚外快,游泳可以当救生员,中文听说读写都不在话下……在学校里,她一直上的是天才班,直到去年考取了一所美国名校,父母的苦心栽培才告一段落。
第22节:孩子偷了别人的钱之后(6)
父母对她的爱护和培养是面面俱到的,从衣食住行到学业品行,在处于青春期的女儿眼里,就有几分被束缚和压抑的感觉。
她本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性格温良,到了高中后期却开始叛逆,常常因为父母的督促和建议大发脾气,事事和父母对着干。
海涛两口子向年长的朋友诉苦说,那个懂事听话的女儿怎么突然就不见了,现在的这个“刺猬”不知从什么地方跑来的。
朋友劝他们对待青春期的孩子不能用家长的权威去压,要以朋友的态度对待她。
海涛一次和女儿交手后又大败而归,气急败坏地一个人在屋里摔东西,边摔边说:“还说什么和她当朋友,这当孙子都不行啊!”
报考大学时,离家近的一所非常著名的大学录取了女儿,还给了她奖学金,她偏偏选择了离家远的学校,那时一定是觉得,离父母越远越好吧?
远,就意味着父母鞭长莫及,就管得少了,自己就多了几分自由。
女儿第一次离开家,父母的牵肠挂肚只能用打电话来稍微消解几分。
饭吃得好不好?衣服穿得够不够?和寝室的同学相处得如何?课上得怎么样?……没有一件事不挂心,没有一件事不询问。
刚离家的女儿仿佛是冲出笼子的小鸟,正待展翅翱翔,那电话仿佛是拴在腿上的线,让她碍手碍脚地飞不顺畅。
于是,女儿在接到爸妈的电话时,听着他们苦口婆心的忠告,稍不顺己意就在父母的滔滔不绝声中把电话挂掉,耳根立即清静无比。
到后来发展到,看到手机上显示的是父母的来电,常常就直接关机,不接电话。
父母知道女儿的心思,克制住心里的思念和不放心,慢慢地减少了打电话的频率,改为给她发邮件。
这样即使她不喜欢,也会看完吧?
三个月后的一天,海涛太太突然发现手机上显示女儿来过电话,自己当时正在开会,手机关机所以没有接到,马上打回去,却发现女儿关机了。
当妈的心里顿时七上八下起来,过一会儿就给女儿打一次,一直持续到下班,女儿的手机都处于关机状态。
海涛太太忐忑不安地回到家里。等海涛一进门,立即就告诉了他这件事。海涛愣在那里,想了想说:“这孩子肯定是出什么事了,否则怎么会主动打电话回来?”两个人饭也没心思做,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考虑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辗转反侧,一夜无眠。
熬到早晨六点半,海涛和太太给女儿打去电话,里面终于响起了悦耳的铃声!
女儿睡眼��地接起电话,妈妈马上急不可待地问:“孩子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女儿说:“没事呀!”
第23节:孩子偷了别人的钱之后(7)
“那你昨天为什么事给我打电话?”
“上课前,想起你来了,就给你打个电话,没什么事。”
然后两个人聊了一会儿,挂了电话。
虚惊一场。
夫妻俩面面相觑,女儿怎么改性了,竟然会主动给父母打电话了?!
原来,孩子入学后在最初的兴奋劲儿过去了之后,开始住宿生活,发现衣食住行没有一样不需要操心的,随便一件小事都可以导致焦头烂额的结果。她在学校丢过宿舍钥匙,在洗衣房拿错同学的衣服,经常错过食堂吃饭的时间又来不及到外面去吃,只好自己随便凑合着吃点零食……而过去父母在生活上什么都给打点好了,她觉得凡事本该如此,理所当然,自己真正在外面生活,才知道生活中没有一件事是理所当然的。
以前出门前妈妈总是提前查看了天气预报然后叮嘱她多穿衣服或者带上雨伞,把她烦得要死。这一天,上午突然变天了,她在教学楼间穿梭冻得瑟瑟发抖之时,想起过去妈妈让自己多带一件外套时,自己对妈妈嫌弃的样子,心里十分难过,也开始想念那个温暖的家了。所以进教室前,给妈妈拨了个电话,想听听妈妈的声音。
等到圣诞节放假回家,海涛明显感到女儿的态度变了,会和爸爸妈妈讲许多知心话,再不是你说东她偏要向西地拧着来了。半年的独立生活,孩子已经深切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不是累赘,而是自己的幸运和幸福,自然态度就发生了变化。
|
|